来源审批“当日结”项目“百日成” 黑河自贸速度显张力_中国网

央广网黑河8月15日消息(记者李雪)八月的黑龙江,雄浑壮阔;八月的黑河,充满诗意的交响。坐落在黑龙江畔的黑河自贸片区,发展的脉动正以前所未有的节奏发出强劲之音。当阿特兰特进口燕麦加工厂的机器在8月8日轰鸣启动,一个惊人的纪录就此诞生——从公司注册到生产线试机,全程仅用3个月。这片北疆“试验田”,正以令人惊叹的“自贸速度”,书写着新时代沿边开放的新传奇。

气体进口(央广网发 黑河市委宣传部供图)

自贸速度破纪录

走进位于桥头产业集聚区C地块的阿特兰特进口燕麦落地加工项目厂区,央广网记者看到,黑河誉谷生物科技公司的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。“5月筹备、8月试机、9月投产——这就是我们的‘黑河节奏’!”企业负责人难掩激动。

5天完成选址进驻,2天走完审批流程,60天安装全部设备——这串数字背后,是黑河自贸片区“金管家”服务团队的全流程无偿代办,更是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并联审批释放的改革红利。

“社会投资项目,入驻到开工审批,严格控制在4个工作日内,施工许可更是当日办结!”黑河市行政审批局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。一枚印章管审批,让时限整体压缩超50%,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仅数月,已高效解决企业难题41项。

黑河自贸片区经发局负责人表示,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如今已经成为黑河自贸片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。

互市贸易产业园(央广网发 黑河市委宣传部供图)

改革硬招优环境

记者在黑河走访中看到,黑河的“自贸速度”源于一系列刀刃向内的改革硬招:

“1+N”服务模式:专属“金管家”为重点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护航,累计服务超800次;

流程再造革命:无偿代办、并联审批打通堵点,让“自贸效率”成为招商金字招牌;

数字化赋能:企业服务小程序与线上平台联动,诉求直达、限时办结,企业满意度持续攀升。

这套营商环境“组合拳”打出后,威力尽显:今年1月—7月,黑河自贸片区实际利用内资猛增44.13%,外资同比增长50.4%,双指标全线飘红!

年初以来,黑河自贸片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聚焦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,积极推进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,围绕市委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目标,明确重点推进工作45项,挂牌推进,成效显著。

宝越推土机项目施工现场(央广网发 黑河市委宣传部供图)

跨境集群强引擎

在黑河,改革动能催生产业裂变。黑河自贸片区瞄准“6+N”跨境产业蓝图,重大项目全面开花:

泽良食品加工项目生产线安装完毕,车间改造紧锣密鼓;

宝越推土机组装基地钢架擎天,即将打造对俄装备出口新基地;

低碳化改造项目快速推进,三大园区屋顶光伏矩阵注入绿色动能。

今年1月—6月,黑河自贸片区对外贸易高位增长,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.9%,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、进口、出口、货物贸易“四项齐增”,并呈现出气体进口持续增长、跨境电商增长强劲、互市贸易创新发展、开放功能持续完善、跨境结算再创新高的“五大亮点”。省市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%,跨境能源、农林加工、现代物流等产业引擎全速启动。

燕麦加工项目(央广网发 黑河市委宣传部供图)

创新动力赢未来

记者了解到,黑河“自贸速度”的“密码”,深植于制度创新的强大内生动力:

4项案例冲刺国家级制度创新评选,新征集到创新成果33个;

77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任务全面分解落地;

《黑河自贸片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事项清单(2025年第一版)》发布,标准化便利化再升级;

制定完善《黑河自贸片区企业服务小程序运转工作机制》等制度14项,新机制堵塞漏洞,治理效能跃升。

“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需强化系统集成,凝聚创新合力。”业内专家强调,对此,黑河用行动给出了答案。

黑河自贸片区全力协同海关、税务、外管、市场监督等相关部门集中支持,推动互市贸易全面健康发展。

“十五五”规划宏伟蓝图正在绘就,这片创新热土正以制度型开放、系统性改革、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作为奋斗目标,马力全开,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挺进。

从一袋俄罗斯燕麦的跨境之旅,到重大项目“多点开花”;从“当日办结”的审批革命,到“跨境集群”的产业布局——黑河自贸片区以“速度+创新”为笔墨,在北疆大地挥毫书写沿边开放的时代答卷。当更多的“3个月奇迹”在此诞生,这条向北开放的重要支点,必将澎湃着驱动未来的无限动能。